●故事/文章
以個人好惡而言,我當然會說『不喜歡』,但無法否定它的唯二價值(因為它的創意與衝擊性真的很強),不過在處理上會出現與《死亡筆記本》一樣的虎頭蛇尾窘境,前面看似非常有發展性,後半卻因為作者或製作公司的考量而出現一個不上不下,甚至會被玩家拿來惡搞的結局。與死筆不同的是,電子小說擁有多重結局,也就是多重解譯的優勢,端看你抓哪個Ending下來論述。沙耶之歌有三個結局:
Ending1.玻璃鞋 一般愛情小說取向,力求淒美悲傷,但未交代後續,而是採取留餘韻的方式。
Ending2.破碎的日常 動作電影(?)取向,主張人類最終獲得勝利。但尾聲的恐怖情節反諷人類的自大
Ending3.沙耶之歌 真結局,不上不下。而且用腦內轉換的話,那不知又是多恐怖的光景(抖抖
以主寫愛情故事的我而言,ED1當然是最喜歡的,不過交代真的太過簡短,給人一種什麼都沒講就結束了的感覺……事實上整部作品都有此缺點。若要扯說是像雲彼、星之聲或最彼那樣,超大背景架構只是放著好看的手法,丹保涼子所閱讀的奧涯雅彥日記,記載的東西又過多了點;那些內容會讓人想要去探究沙耶到底是什麼東西?如何生活?如何思考?可是線索卻(竟然)到此為此。
而藉由戶尾耕司觀點進行對男女主角(匂坂郁紀和沙耶)的追查時,也過於將筆調放在懸疑恐怖之上,除了知道沙耶是肉食之外,幾乎沒給讀者什麼線索;與涼子一起進密室時,亦只交代奧涯雅彥的結局就結束這一幕。密室裡的東西都只有單純的描述而已,好歹來個「耕司在那堆雜物中發現xxx,記得以前在書上讀過是用來ooo的,因此不寒而慄」這類的橋段吧?單就描述,讀者最多只能知道那些是儀式用具、詭異算式,但卻無法推知沙耶如何來到這個世界,也無法知道奧涯雅彥究竟在研究什麼東西。
第二個缺點是『女角的路人化』,就連女主角沙耶的戲份都不能算多,何況是高畠青海與津久葉瑶兩名『特地為“犧牲”而創造出來的角色』,一個前期就領便當,另一個是被虐待著玩&提供H場景用……
青海與瑤的存在意義幾近零,只是單純作為沙耶的受害者而存在。但將其受害過程用以表達『異色、恐怖』的手法並不太高明。的確很可怕,但讀者先知道了她們的悲慘下場的話,耕司等人的擔憂就會讓人引不起共鳴,甚至會覺得「他們在搞什麼鬼,這麼簡單還需要想?」
比較應該有的作法是,在遇害的那一瞬間就把畫面卡掉轉往其他人的場景,讓讀者也無法得知情況到底有多淒慘,才不會覺得耕司的憤怒像傻蛋一樣……
這部作品的女主角其實是丹保涼子才對,出場多,又負責帶出事實真相。難道是女醫生最強論嗎?XD
故事中引用了Cthulhu神話(Cthulhu Mythos)中的物品與設定。這方面我不太清楚,因此不表示意見。WIKI的連結裡面有,感興趣的人可以看看。不過,若要引用此神話,會不會提及它的部分太少了啊……銀之鍵只出現過兩次(有研究的人或許憑此線索已經足夠),而文中那些應該是Cthulhu神話魔導書的書籍,也沒提一下名字;後頭說到引用手塚治虫作品的地方,也是未提及原作名稱。
總之,我覺得沙耶之歌的『故事』這個部分鋪陳得太過薄弱且不完整,因此傾向猜測這部根本是即興作品,靈感到了就歡歡喜喜地衝稿,不計潤筆與否和複雜的技巧。寫完後,也並未多作修飾和補充。
●不及格的H場景
總括來說,這部故事裡的H場景都令人滿不愉快的。不,不對,那種複雜的狀況或許在其他HG裡少見多怪。重點是H的時候郁紀還在心裡碎碎念這麼多幹嘛啊?(喂)
另外,其H場景頗有單純的點綴意味。也就是像現在知名的幾個劇情取向AVG一樣,劇情才是賣點,H只是贈品。關於瑤被沙耶改造過後的三人生活,亦與『單純受害者』和『贈品的H』兩點呼應。若沙耶遍讀中外愛情小說,進而對愛情產生意識與憧憬的話,沒道理會容許第三者的存在——即使此處引『東方社會的愛情作品,會倡導女性犧牲立場,接納妾或情婦等人分享其愛情』的理由也說不通,因為這樣的話,她就不會罵瑤『泥棒猫』了。
唯一可以稱得上合理的解釋是,沙耶單憑書本得來的知識並不足以供她模擬成完整的人格,因此即使感到嫉妒,她卻選擇了奇怪的報復方式。這樣的話,郁紀總是在心裡認為她知識豐富、常識缺乏的理由就說得通。
不過,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解釋:以『對瑤而言』最殘忍的方式報復,讓她生不如死,這便已經達成沙耶的目的;讓瑤被改造或許僅僅只是作為實驗體NO.2而已。至於避免讓郁紀被搶走、阻遏嫉妒再發的一勞永逸法,就是讓瑤的精神死亡,成為行屍走肉。在H的過程中,沙耶或許仍抱持著考驗郁紀的心態,會問些奇怪的問題;在郁紀買斧頭的時候,也抱持著想讓瑤受苦的念頭而建議用瑤試刀。
但無論如何,人類女性應該還是不願接受『情敵仍然活著,並且好端端地出現在情人面前』的事實吧?若我是沙耶並且這麼做的話…大概會讓瑤的某些部分仍然維持著人類的樣子,反過來郁紀就能持續地意識到『她其實是肉塊,對她溫柔是多餘的』,因而免去情感轉移的問題。(呃,這麼說好像我才是獵奇的一方;;;)
且,畫面、音樂與文字敘述不太能夠挑得起人的『性趣』(←這句真是游走尺度邊緣啊XD)
雖然沒有人明講,但看過網路上的諸多感想文,我發現即使是抱持著玩HG心態而接觸的男性玩家,到最後也會忘記自己是在玩HG……
●人心/人性的探討
我覺得,如果沙耶之歌的劇本打算朝這方向發展的話,至少應該拉幾個心理學名詞/病症/近似討論出來,增加一些文章的深度。若要說不掉書袋,那麼裡面的MRI核磁共振與手塚治虫的作品,不是也挺冷門知識的嗎……(PS.他引的絕不是黑傑克等較有名的作品, 據WIKI推測是火之鳥)
誠如我寫的同人《白綠的間奏》序文那KUSO口氣的『非人哉』,沙耶之歌裡的邏輯推演、角色思考模式有點奇怪……本來我以為是想刻意營造出沙耶『終究無法像真正的人類般思考』,不過個性轉變落差有點過大,我不太能接受這種情況。然後沙耶也就算了,畢竟她不是人類。但耕司與郁紀的思考模式也頗詭異的,前者是怎麼會有這種笨好人&轉變成憤怒情緒的時間點太晚,一般人早該拿菜刀去追殺對方了;後者是重創之下的性格丕變(這說得過去)&知道沙耶不是人類後,為何不感到猜忌害怕,或是想看看她的真面目?
然後承接上句,我當時的筆記裡有這麼一段:
知道沙耶不是人類,並且能夠改造腦內五感之後,郁紀對於『肉塊們』能更接近地想像成原本的人類。可是沙耶仍無法忘記『人類有人類的觀感』這件事,對於郁紀非人性的行動仍會感到猶豫,認為那對郁紀來說是無理的要求。
這段裡出現了上一段的矛盾:郁紀明知那些肉塊是人類,何以還殺得下手,卻對變形後的瑤手下留情?
於是延伸到『人類對怪物/動物的觀感』:鈴見殺妻女、耕司殺瑤、郁紀與耕司互毆,其實與RPG裡的『人類自視甚高觀點』類似。反正只要對方看起來是怪物(或所有非人的型態),殺了就不會手軟。即使明知對方是人類,仍會因為外表的醜惡蒙蔽真實,認為『就算是人,也不過是這樣子的東西』而痛下殺手。
雖然性格轉變得十分唐突,但我們仍可用『郁紀與涼子的瘋狂來自於精神環境中的壓力積累』這個說法來解釋。只是這方面的著墨實在太少,尤其涼子側僅用『惡夢』兩字帶過,說服力大幅下降;郁紀側也僅有故事開始時露骨的噁心形容。另一個失誤是『噁心≠恐怖』,人類對於這兩種東西的防禦力不一,也兩者都會造成精神上的衝擊。但在『獵奇』與『肉塊』橫飛的現代世界,人們對於噁心的防禦力比以前提高了些,由這個方向來下手催毀讀者的精神,顯得有些不夠力道,結果造成一小部份的讀者根本是把沙耶之歌當作歡樂劇在看的。
接下來回到比較傳統的那幾點……
●系統
很有人性但沒有良心的系統。會這麼說是因為它一開頭就有諸多警告標語,並告訴你「我們的遊戲有很多獵奇背景喔!你可以選擇『正常畫面』、『模糊化』、『變暗』、『雙效果皆開』四種模式來解決背景過於恐怖的問題。」至此還非常有人性、非常貼心,但光是這樣就能避免獵奇畫面而一路平順地看到底嗎?才怪!
『CG是無法加上任何特效的』
所以,Nitro+把部分的恐怖畫面與絕大多數的詭異氣氛過場,繪製成無法避開的CG……Orz
而且這CG Gallery實在有混,一張一格來充版面就算了,怎麼那些恐怖畫面也算在Gallery?這個選項不是只能用來裝美好回憶的嗎!逾半都是氣氛過場和恐怖畫面是怎樣?(旁:是妳的AVG經驗還不夠多啦)
●畫面
畫風可能對一般偏好萌系的人來說無法接受吧?感覺上滿像現實風格的小說裡會出現的插畫。
不難看,但也如沙耶之歌Demo影片裡所說的,萌え(燃え)ません。反倒平常對話裡的某張沙耶比較好看,其他不管有無H成份、是不是CG,老實說都普普通通。
獵奇背景部分,如同我在《白綠的間奏》序文中所言,『把明明是黑紅噁心的肉塊沙耶,和白綠清純的少女沙耶作出對比』相應,同時也映照出郁紀眼裡的世界。紅、黑是在這個遊戲中表現噁心、恐怖、血肉橫飛的主要用色;但白綠配色卻極少出現,頂多沙耶和ED1裡的郁紀房間。
●音樂
分成刺耳的電子音樂和柔順輕巧的感性音樂兩種。誠然後者並不是很突出,但至少在這個遊戲中是很重要的中和劑(不然玩家會一直精神緊張);而前者則是除了表達『郁紀所聽到的都是噪音』以外,也牽動讀者的害怕、恐懼與殺意。
這些音樂的命名上倒是非常用心……全以S開頭,對應沙耶(SAYA)這位女主角。
Vocal的「ガラスのくつ」是泛用ED,但我卻覺得比真結局專用的「沙耶の唄」還要好聽Orz
然後Vocal都太短了,這樣無法滿足讀者啊……
總結……
不是喜好獵奇之道的人,建議別去玩;但若是針對創意和尋求衝擊刺激的人,滿建議看看的。
附註:
1.文中完全不提及其最大的優點(創意與衝擊性),是因為某海認為即使捏了一點點,樂趣也會大減。
2.本篇的同人小說,有點像是沙耶前傳的這種東西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