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瀏覽用:
猶記在Win98時代,人人電腦裡都有ACDSee這個看圖程式(且它如今還活著!)
但伴隨版權及付費概念逐漸建立,轉而去找尋其他免費看圖軟體來用。中間好像也用了滿久的XnView……
再因為日文編碼問題、覺得「Unicode補完計劃」只能算是過渡期方法,開始專找支援Unicode的程式。最後發現了「
Imagine」,一直使用至今。
之後則為了OS環境升級、出現Webp等新格式而更新版本。以2025年的1.8.0-64bit版本來說,OpenEXR這個Plugin似乎無法解壓縮,但目前用不到,就先擱置了。
Imagine擁有裁剪、批次轉檔功能、最上層顯示、可設定外部程式開啟(通常我會設定成修圖程式們),也有些極簡的全張濾鏡、可以接長條/寬條圖,很可惜「調整大小」是鎖像素/鎖百分比的,無法自動辨別「圖片的長邊」。若你的檔案直、橫圖都有,批次起來會比較麻煩……
第二個可惜點更加無關痛癢:換成其他語系介面,也會全是亂碼。這應該是因為程式不吃txt檔內文編碼的關係;明明本體支援unicode啊,感覺蠻本末倒置……?
2025-02-14更新:原本有「Imagine讀取zip檔裡的中文、日文路徑會變亂碼」問題,後來發現「先把資料夾名稱複製起來,壓完zip檔後貼上該名稱(=重新取名)」,就能正常顯示。
為了排除對「Win11內建壓縮功能是否太陽春?」的疑慮,還去重裝許久未見的7-zip來驗證,結果都一樣呈現路徑亂碼。所以我會朝「可能在我們看來相同的中文/日文,其實電腦編碼並不一樣」的方向推測
●螢幕截圖
原本是用WinSnap,但忘記是否因為OS升級、不再支援而改採其他軟體?目前網路上仍能找到「1.1.10舊版可免費使用」的說法,載點倒是幾乎消失了,官網也僅提供付費新版本。
(邊寫邊尋找,發現還有一個英文網站尚留有此超舊版本,且Win11竟然可以跑!只是截圖成果怪怪的……例如想截使用中的視窗,卻會截出「視窗的一部分+左&上方無關的條狀範圍」謎之畫面)
需求有:全螢幕/視窗截圖/手畫矩型截圖(最常用),重點是
可以熱鍵連續截
有時要截影片關鍵畫面或GIF動圖,需要連按截圖鍵;不過如今回頭想想,怎麼不用錄影啊……
總之,在放棄WinSnap後,選擇了「
PicPick」,它非常強大,除了截圖、圖片編輯器之外,還可以錄影、有螢幕尺/螢幕量角器,也可在螢幕上寫寫畫畫(白板功能)。
幾乎算是完美程式,唯有兩個小缺點……
一是程式有點大,近11xMB。
二是編輯器雖可打日文字(昨天才發現),但沒有文字描邊功能;雖然可自訂浮水印,只能選九宮格位置,不能自由移動。我原本想換個方式,把浮水印當自訂印章來用,卻找不到那些內建印章的路徑資料夾……
PicPick原本能繼續安穩度日,畢竟混亂源頭不是它,而是「(原以為)PhotoScape打不出日文」這件事。然後連帶把使用中的圖片小程式巡迴一輪,希望盡可能整合、省空間,也才出現「直至昨天才驚覺PicPick的編輯器能打日文」現象;然而其順手度終究不及PhotoScape,暫時分到板凳球員區。
下一位螢幕截圖選手,則是相當有趣的「
Snipaste」
別的程式都是:先選你要截全螢幕、視窗,還是手畫範圍(通常也會分成三組熱鍵)
但Snipaste卻是:先按F1啟動程式(可自訂),它會視你滑鼠怎麼跑,自行判斷抓視窗or手畫範圍;若要抓全螢幕,則按一下Ctrl+A
截圖的當下,
現場就可開始畫框、加字、螢光筆、馬賽克等修圖操作,然後才存檔
這對有此需求的人而言應該超級好用!但我可能會遇到
必須連續截畫面,修圖晚點再說的狀況,所以不是那麼順手……
Snipaste還有個奇怪功能,是把截下來的圖直接貼到螢幕上……?????
當板凳球員與新選手來去期間,我也試著操作從Win7時代就存在,卻從來沒理會過人家的「剪取工具」。
Win11可以設定按PrintScreen鍵呼叫它。
當然我一定是關掉的(Win11那篇也這麼主張)
因為PrtSc鍵對我來說太常用了,不想再增加混亂 orz
還不如
用Win+Shift+S直接呼叫剪取工具列出來,下拉選單選擇抓圖模式,再把變成十字的滑鼠朝目標點一下,圖片就存在 C:\Users\user\Pictures 裡了(可以自訂換位置)
Win+Shift+R則是錄影,放在 C:\Users\user\Videos 也是可自訂換位置。
換存檔資料夾位置的方法:按WIN鍵搜尋「剪取工具」,點右邊的「…」就可以看到設定了
此時我突然注意到幾件事……
1.剪取工具雖然只能存png,畫面複雜時檔案就會變大
→但我是「連續截完,後面再修圖」派啊,這些截下來的圖終究要扔的,何必在意檔案大小?
2.火狐其實也有內建截圖工具,
Ctrl+Shift+S,與剪取工具只差一鍵
→如果截圖對象是網頁,何不直接使用內建功能?
config設定調一下就能避免畫面不透明的問題
3.在電腦上的影片,要截圖也可使用影音播放器的內建熱鍵
4.用剪取工具開啟有文字的圖片,甚至還有OCR功能
於是上面的PicPick、Snipaste都先當板凳球員了……
●簡易修圖:
因為其直觀、好操作的原因,「
PhotoScape」擔任我的主要批次、修圖程式好幾年了(在尚毋須勞駕PS的情形下),可以接長條/寬條圖、花式排版拼貼、分割相片
它的批次縮圖是用「長邊」計算,因此直橫圖混雜也無妨。批次修圖的各項設定還能統括存成記憶檔,方便日後使用,也可讀入多個設定記憶,切換著用。
常用的攝影簽名、加註文字,可以做成png檔丟到icon資料夾裡去
然後把那些用不到的icon刪一刪
第一個缺點:icon資料夾就是有16個那麼多,刪掉、改名都無法撼動它們。即使你在程式外刪除,程式內仍保有16項——直接連往桌面的同名項目(這啥啦XDD)
所以最佳做法是:16個資料夾,每個都至少留一張png貼圖,然後選擇其中一個放你常用的png印章們。
加字加框部分,我非常喜歡它「可以加白邊」的設定,可以讓加註文字更明顯、易讀。
BUT!就是這個BUT!
它無法打出日文字,只會出現一堆半形問號啊啊啊啊(aka此番混亂的起始)
在上面那一大圈的程式巡邏、反覆比較後,我仍然無法擺脫PhotoScape最好用、最難割捨的狀況……
突然此時!發現了這個!
原來答案就在這麼近的地方……即使無法加白邊,至少能用雙色疊圖的方法製作假陰影吧?
追加:PhotoScape的第二個缺點和Imagine一樣無關痛癢:同樣是程式不吃txt編碼,造成換介面語系會出現一堆亂碼。對繁體中文使用者完全沒差。
2025-02-12追加:出現了新選手「
FastStone Image Viewer」,原本想用來取代Imagine。它功能強大、支援的圖檔格式也多、內建支援Webp、有批次轉檔(可選長邊!也可以把過程存為記憶檔)、編輯程式可打有描邊的日文、可加自訂浮水印且能移來移去、依比例裁剪、區域模糊、可以接長條/寬條圖、能加框、加箭頭,箭頭還可以隨控制點彎曲——
欸?說到這裡,好像會被取代的是PhotoScape,而不是Imagine啊!
(事實上FastStone不能隨需求自訂工具列、自訂熱鍵、不支援ZIP、不能逐格觀看GIF,只能一口氣把所有影格抽出,這些部分是比不上Image的。要做副檔名關聯好像也很麻煩,要從windows設定那邊弄……)
2025-02-15追加:FastStone也可以做出「區域模糊」的效果,方法有二:
1.視窗模式瀏覽狀態,選擇「矩形選擇模式」然後按住Ctrl+右鍵拉框,再按一次右鍵選擇「區域模糊」
2.按D進入畫板模式,選擇螢光筆(熒光筆;矩形、手繪沒差)顏色挑「白色」,勾選「模糊」並把不透明度拉到最右(100%),然後對著目標物拉框or筆畫亂塗蓋住目標,就可以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