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
[C]《異人茶跡—淡水1865》 2014年11月02日 06:49


作者.張季雅 個人網站:電台放送中!
出版社:蓋亞文化
蓋亞出版社「原漫網」介紹網頁:《異人茶跡—淡水1865》


與平日閱讀日系漫畫「因為討論度、親友推薦、逛書店時產生興趣」等動機不同,我這回是先發現作者的個人網站,覺得這本漫畫的題材很有意思(台灣歷史+台灣茶)所以決定去買書。當然「CCC創作集似乎有品質保證」與「身為台灣人,想要瞭解在地產業」、「作者老家即為茶農」、「網站就有豐富茶知識補充」等因素也有加分。

由於原本是抱持「吸收歷史/產業知識」的態度閱讀,因此對劇情或人物互動沒有太期待。但出乎意料地,《異人茶跡》的故事進行和人物表現相當不錯。也許故事發展沒有驚濤駭浪,可亦非平靜無波地一直丟專業知識、文字塞滿對話框,而是以適切的漫畫節奏表現出來。
總體來說很優秀,閱讀過程很清新舒服。

●前置知識的補充
這是《異人茶跡》稍有不足的地方。它在「話框裡的專有名詞註解」等小地方很用心,漫畫第一頁亦呈現出茶葉在清國與歐洲貿易的重要程度。但是應該多些篇幅來介紹較大型的背景、前置知識,例如「茶的製程才是區分種類的依據」、「漢人—買辦—商行」與「洋人—代理商—洋行」以及整個貿易的流程等。

依照閱讀上的理解,搭配維基查詢,清國時期要把茶葉賣到英國的流程似乎是:
漢人茶農→漢人買辦(營業據點+倉庫為商行)→洋人代理商(營業據點+倉庫為洋行)→船運→英國。

故事的開始,便是洋商約翰.陶德(John Dodd)看好台灣北部的地理條件與氣候環境,想開發烏龍茶為新商品,但找不到適合的清國接洽人(買辦),使得這個想法無從實踐;另一方面,廈門買辦李春生則因「太平天國之亂」戰事影響,生意做不下去,來台灣尋求新出路。
如此,貿易的雙邊樞紐——清國的買辦與外國的洋商,兩者成功搭檔,這樁生意才有做起來的可能。

在稀薄的歷史氛圍認知下,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和我冒出相同的疑問:「找不到漢人買辦,那帶個翻譯者,去向台灣茶農直接交涉、收購就好了呀?」事實上,《異人茶跡》曾隱晦地提過此點,不過台灣茶農因當時的市場氣氛,不願配合陶德。所以李春生來台灣之後,扮演的角色除了向茶農採購貨品的「買辦」,也有安撫、說服、指導茶農等重要地位。

雖然說「希望多些篇幅解釋背景知識」,但爬一爬發現內容還滿多的……如果把這些畫進去,會花掉多少頁數呢?很可惜我並非業界人士,無法代為計算這個部分。而且我也不確定《異人茶跡》鎖定的讀者群為何?只是覺得漫畫作為一種親和力較高的媒體,愈初階、愈平民化、沒基礎的人也能看懂,是愈好的。
反過來說——請不要因為對歷史、百年前的社會情況不清楚,就把《異人茶跡》當作劇情漫畫看過便罷。現代科技方便,尋找解答的管道很多,若因不瞭解而錯漏這些延伸知識,我覺得很可惜。

漫畫的最後有CCC編輯部的解說文章。若能把「電台放送中!」的補充集內容再加入會更好。


●鮮明且獨立的角色表現
除了陶德的「表面粗枝大葉、好奇心極重、富有冒險精神、熱愛異國文化;內裡觀察細微、有實驗家精神、具備宏觀眼光」與李春生「性格內斂、細心嚴謹、對他人寬容溫厚、有些被漢人社會傳統價值束縛、自從遇到陶德後變得很會吐嘈及老媽子化」,其他角色亦表現得相當有血有肉,不會有NPC路人的感覺。
我很喜歡的一點是,雖然角色們身處百餘年前的世界、生活在商場上,但幾乎不太有假來假去的官腔、客套話、寒喧語,也不太有裝模作樣的姿態。這應該是《異人茶跡》讀起來親切又清爽的原因之一吧。

角色性格鮮明的好處,便是讀完後「還留有印象的角色」數量頗多,不會從頭至尾只記得陶德與李春生兩人而已。像是在寶順洋行裡寄住的小女孩「海瀾」,我對她的神秘與聰慧也頗感興趣;陳家人最後對於「在台灣發展烏龍茶」是否改觀?陶德的兩位助手有沒有想出應對麻煩老闆的新方法……等。


●畫面部分
台灣漫畫受日本影響深遠,單就「人物」部分,我已經漸漸分不太出來台日差異……但對比有在關注的台灣漫畫家,好像可以感覺到一種「台式日風」存在。《異人茶跡》的人物畫風屬於此類。
而我較想提出來稱讚的,是「風景」部分。無論是自然風景的河面、海面、沙灘、茶園、夜景,或是人文風景的中式街道、維多利亞風格建築……很有將讀者帶回那個時代的氣氛。

器物的細節也很講究。雖然遠鏡頭偶有略筆,但近鏡頭的東西通常都畫得精細,無論是植物的葉子、桌椅、書本、茶杯、茶葉、茶箱、大/小船、斗笠、木製車輪等。關於作為故事主題的茶葉,也能畫出其揉捻後的細長彎曲,或是泡開後「優良茶葉還保持完整/劣質茶葉破碎斷裂」的模樣。


●劇情部分
《異人茶跡》閱讀起來很順利、輕快,沒有什麼遲滯的感覺;反而某些橋段還有「太快」的狀況。
從主角們的相遇、心境的轉變、著手實行新商品計畫,且中途經歷茶農消極不願配合、官府找麻煩、合作對象意見分歧、競爭對手暗中作手腳等,真要說起來是挺一波三折的,可是不太有折磨讀者心情的雲霄飛車式布局。或許是因為「歷史故事」屬性,讓讀者對主角解決困境有信心;也可能是故事著重的點並非讓讀者跟著心裡七上八下,總之,像這樣「有衝突、有困境,但不以『重口味』為樂」的處理方式滿不錯的。

最後的關鍵橋段,以我的情況來說是「一時之間沒看懂」,認為該加多些伏筆或暗示才好;重讀幾回,才發現伏筆早就存在,只是讓人不太會往那個方向去想而已。回頭審視,倒是競爭對手的破綻頗大啊XD


●總結
如果可以的話……希望《異人茶跡》不是「一本書」而能出成「一套書」,把歷史/背景知識、當時社會風情、貿易和茶業運作的流程細節等補完,最好加上「與今日茶業的對照」;在書中「感覺分鏡跑太快」的部分也能慢慢畫完,避免下一格就換到另一個話題,或者是事件「缺乏前因」,我們只能看到過程與後果,導致不了解角色為何如此行動。(對茶或貿易模式完全外行的讀者,這個現象會更嚴重)




系列連結
《異人茶跡—淡水1865》
《異人茶跡—拳山茶家》
《異人茶跡—艋舺租屋騷動》
《異人茶跡—茶迷大稻埕》
《異人茶跡—茶路綿延》


タグ :台灣作品

同じカテゴリー([C] 漫畫)の記事
 [C]《雖然轉生成路人角色,卻因為本命是活的而每天開心不已》vol.2 (2024-04-01 07:38)
 [C]《雖然轉生成路人角色,卻因為本命是活的而每天開心不已》vol.1 (2023-07-09 06:56)
 [C]《蟲師》 (2022-11-24 23:45)
 [C]《異人茶跡—茶路綿延》 (2022-10-12 20:52)
 [C]+[A]《一弦定音》 (2022-03-05 16:21)
 [C]《異人茶跡—茶迷大稻埕》 (2021-09-25 01:34)
 [C]《龍泉俠大戰謎霧人》 (2020-05-06 00:33)



上の画像に書かれている文字を入力して下さい
<ご注意>
書き込まれた内容は公開され、ブログの持ち主だけが削除できま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