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
[F]明日邊界 Edge of Tomorrow 2014年10月17日 15:14


WIKI:明日邊界(中文) 條目內容涉及完整劇情

由櫻坂洋的輕小說《All You Need Is Kill》改編的電影版本,男、女主角分別請來知名影星湯姆.克魯斯&艾蜜莉.布朗擔任演出……大咖到令人尖叫的地步啊!
從輕小說略過漫畫化、動畫化/劇場化,直接跳到好萊塢真人電影等級,也太過驚人了!
漫畫版由小畑健老師繪製,出版於電影之後;不過這個版本我沒追。


基於「有原作就盡量先看原作」的奇怪堅持,我是先讀完輕小說才看電影。事後證明這樣是正確的(先跑完灰暗的Bad End再跑光明的Good End意味),電影前半的輪迴與探索變得很歡樂搞笑,讓經歷過憂鬱原作的觀眾只能關愛地看著阿湯哥不斷地犯傻丟命……

●人物設定部分
男主角「日本人、桐谷啟二、菜鳥新兵」變成了「美國人、威廉.凱奇(Cage與啟二日文發音相同)、被貶職的少校」,軍階上的變動剛開始讓我很難理解,後來才發現這是通往GE的加筆描寫。「少校」這個身分有其用處——儘管被拔階的狀態下,凱奇仍舊只是個大頭兵。

由於國籍變得相同,凱奇接近麗塔的難度低了一些(原作的JP與US部隊差別待遇很大,JP難以接近US),即使麗塔仍舊是戰鬥偶像,擁有獨立訓練、獨立行動的特權,但並非百戰百勝、性格古怪難捉摸的天才。在數度時間輪迴裡,也有多次丟命而必須靠凱奇「自滅以取得重新輪迴」的經驗。
電影裡的麗塔,戲份、存在感、人性化程度、與凱奇&他人的互動較原作多出許多。男女主角及早見面的結果,便是能夠建立更深厚更毫不猶豫地殺掉凱奇重啟輪迴的戰友情誼。原本該是其他配角的任務,亦有一些轉移到麗塔身上。這樣的調整,的確讓麗塔更受觀眾喜愛一些。

配角方面,原作裡的另兩位女角:整備士和廚娘皆被省略——更正確地說,是把「軍營的日常生活」這塊整個取消,連與同袍哈啦打屁、和別隊士兵鬥毆、在食堂和麗塔比賽的橋段都省略或減少了。失去「日常」這項元素,電影的節奏變得既快又緊湊,幾乎沒有冷場期,從頭至尾都緊鎖著主題前進。
「原作位置」的配角被省略,「電影限定」的配角倒是增加。即使有些真的只是龍套,但他們的存在,有著另一層面的重要意義——電影版看起來,沒有原作那種「明明人很多,主角卻孤獨又絕望」的灰暗感。
再者,電影所增加的配角皆非「日常(軍旅生活)中的人物」,有其任務的情形下,重要性也會變高。


●科學設定部分
有關擬態方面的科學設定,被簡化成更加好懂的狀態:主機變成Ω(Omega)、「比較特別的擬態」變成了α(Alpha)且外表作出明顯區別,完全升級成「中BOSS」。擬態亦不再是機器,而是外星生物;但「生物會有避免重蹈覆轍的求生本能」這個問題點被放置不解釋,擬態們仍舊會於相同節骨眼老馬被轟飛……XD
倒是Ω、α與一般擬態的動畫模組做得不錯;原作的文字形容看半天,仍舊很難想像它們究竟長什麼樣子。
還有一個設定很關鍵:電影增加了Ω與所有擬態的「連動性」,意即「只要消滅最終BOSS就天下太平」。
認真想想,這真是個既英雄主義又便宜行事的添筆。

「時間輪迴的原理」部分嘛……從我的角度來看也根本沒有解釋。(炸
因為,只有「在什麼情形下會獲得/喪失時間輪迴能力」,但避開物質時間旅行的難處不談,凱奇似乎是真的能從物理上進行時間輪迴,不斷地倒回被貶職、丟進軍營裡當大頭兵的那天;也是喪命的「前一天」。
「獲得」的難度相同;「喪失」卻變得很容易,若非電影情節緊湊,讓人閒不下來思考,或許會有人發現讓凱奇早早解脫痛苦的方法。於是電影的重心較放在「打勝仗」上,讓凱奇有理由繼續受時間輪迴折磨。

我非常欣賞電影增加了「卡特博士」這號人物。於情節緊湊、無法以旁白或文字補述的情形下,即使設定被簡化,對不斷接收訊息的觀眾來說,仍很難立即意會過來「擬態的組織結構」與「發生時間輪迴的原因、解除方法」。卡特博士的存在幫助觀眾理解關於擬態的各種細節,並與凱奇、麗塔討論出作戰方針,讓觀眾對主角們接下來的行動模式有個底——

但故事進行到一半,即使每次重來都能有些進展(凱奇觀點),可是他的心靈已經疲憊不堪。因此他開始選擇單打獨鬥,不想再讓心靈承受任何戰友的喪生。
這是電影與原作很大的不同點:電影裡,麗塔是因為「意願」而在戰場同行,並非因為「必要」才這麼做,當麗塔不再是非得與凱奇搭擋不可,兩人在電影中期共患難同生死、千辛萬苦換得一場空的橋段,於我眼中變得格外諷刺……凱奇早該進入單打獨鬥階段了,麗塔與其他人不該受這麼多苦。


●電影添筆改編:通往Good End之路
到上面所敘述的部分為止,我對電影的觀感仍停留於「改編原作、簡化設定、去除『日常生活』枝節,著重搞笑練功與戰鬥場面」,確實是比原作精采,但同時亦產生「電影好商業化、不怎麼探究角色心路歷程、太美式英雄主義觀點」等有些不以為然的心情。「讀過原作」這件事,讓我和男女主角擁有相似的心境:已經知道輪迴一圈內的各項細節發展,即使經過改編,亦能比較其中異同。所以電影前半部雖然看得很歡樂,但卻沒有懸念的感覺,完全不會緊張。
註:角色內心世界仍有演出來,我的意思是「不及原作深刻、較長篇幅的描寫」。


直到「從凱奇決定單打獨鬥,從上回『換得一場空』的那個場域再度挑戰」開始,我才發現電影嘗試走出另一條不同的時間軸,準備轉往(當時還不知道的)Good End之路。
接下來的發展,就滿是驚喜了——
不知是為增加危機感還是什麼別的考量,電影後期竟取走凱奇的時間輪迴能力(上面說過,在電影裡要喪失能力變得很容易),於是機會變成「只有一次」,若失敗便是全軍覆沒。而賭上情報的正確性、面臨可能再次的撲空,這回凱奇賠出唯一的特殊器材、之前仍只是NPC的小隊同袍們、麗塔、一架飛船,千里迢迢地奔向已經被擬態攻陷的地點,打算找出Ω並誅之。

成本砸這麼大,勝機卻如此之小,難怪電影較能勾起觀眾的懸念和希望感,也難怪能洗滌原作中「即使成功仍僅是小小一步,未來的反攻之路還長著」那種有氣無力的感覺。簡單來說就是缺乏爽度。
當然,作為帶有美式英雄主義的電影,走的自然是All Win的好結局。故事在千鈞一髮之際讓凱奇重獲時間輪迴能力,讓他做最後一次的Reset——而這全新的一輪,曾經失去的人事物,都回來了。
人物改編上,將凱奇設定為「少校身分」於此才發生作用。這件事情讓我理解到,時間題材的科幻作品,常會在開頭出現「似乎頗多餘的設定」,為的就是繞一大圈回來後接上線。是個不錯的提醒。


●總結
即使Bad End和Good End、沉重灰暗與歡樂搞笑、「未來還很遠」及「戰爭結束了」、孤軍奮鬥與同甘共苦等元素對比,會讓觀眾/讀者喜歡電影甚於原作多一些(我猜),畢竟一邊頗絕望,另一邊則擁有希望。
然而,我傾向將原作與電影,視作「日式思維&美式思維」來對照與看待。

日式思維比較不會讓主角威能無限上綱,思考很實際,沒有「打倒一個BOSS就天下太平」的天真,同時對於角色的內心有更深入的刻劃描寫,會設想「陷入那情境的人,會做出什麼符合人性的反應(包括逃兵)」,人性的光面與暗面都會寫到。科學設定上力求嚴謹(即使那讓角色跑起劇情來會很辛苦),能夠完善解釋。缺點是筆調灰暗,常有令人想睡的沉伏期,以及枝枝節節的日常生活橋段。
美式思維則較英雄主義,重視勝利爽度與一口氣解決問題,佐以開明的價值觀、幽默感、緊張節奏,以及正向美好的價值傳達。即使科學設定與人物刻劃上常有偷懶不解釋的情形,描寫的結局亦美好到缺乏真實感。

這樣的比較對照,也正是《All You Need Is Kill》/《明日邊界》跨越文化進行改編的特殊性才能辦到。不是單純的翻譯或媒介轉換,而是透過不同的文化觀點描述/改寫同一個故事。這是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。


同じカテゴリー([F] 電影)の記事
 [F]香水 Perfume (2013-06-17 13:14)
 [F]賽德克.巴萊 (2012-05-16 03:24)
 [F]觀鳥大年 The Big Year (2012-03-31 04:12)
 [F]被出賣的台灣 Formosa Betrayed (2010-12-07 20:39)
 [F]攻殼機動隊(Movie 1+2) (2010-02-19 02:43)
 [F]海角七號 Cape NO.7 (2008-10-16 01:13)
 [F]請登入線實 (2008-10-13 19:55)



上の画像に書かれている文字を入力して下さい
<ご注意>
書き込まれた内容は公開され、ブログの持ち主だけが削除できま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