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N]《福爾摩斯辦案記》 2021年03月03日 23:57
原文書名:《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》
作者:Sir Arthur Conan Doyle(亞瑟.柯南.道爾爵士)
出版社:臉譜
這本是短篇集,有以下篇章:
〈波宮秘聞〉
〈紅髮俱樂部〉
〈身分之謎〉
〈波士堪谷奇案〉
〈五枚橘籽〉
〈歪嘴的人〉
〈藍柘榴石探案〉
〈花斑帶探案〉
〈工程師拇指探案〉
〈單身貴族探案〉
〈綠玉冠探案〉
〈紅櫸莊探案〉
●波宮秘聞
福爾摩斯系列裡最知名的女性角色,艾韻.愛得勒(通常翻成艾琳,以下也稱艾琳)為主角的一篇。如之前書感所述,因為已看過延伸作品峰迴路轉的精采改編,對〈波宮秘聞〉原作小說與艾琳的表現非常期待。
結果……故事好看是好看,但給我「咦?就這樣?」的錯愕感。幾乎可以說破解完福爾摩斯的計謀,故事就結束了,兩人並未真正對壘,你來我往地鬥智;互動、對話也不多,大部分是福爾摩斯單方面想方設法探究艾琳底細、擬定計劃,然後最後被她將了一軍。
延伸作品裡有意無意地讓艾琳成為福爾摩斯最在意的女性(情感意味),原作裡根本沒這種事。那的確只是「我竟然會敗給某人」程度的在意而已。
●紅髮俱樂部
這個故事光從委託人描述案情的階段,便有很重的犯案氣息,每個細節都顯得非常可疑,連委託人自己都覺得奇怪。但受薪水引誘,他仍舊依循指示做著不像工作的工作,最後因拿不到報酬而找福爾摩斯幫忙。
閱讀起來的感覺,像一邊驗證自己的推理對不對,一邊繼續看故事怎麼擴展至案件尚未說明的部分。不過關於兇手的部分,前面應該先用福爾摩斯的索引卡給些人物介紹的。突然蹦出來顯得有點唐突。
●身分之謎
和上面的〈紅髮俱樂部〉類似但不同:一樣從委託人的敘述中期,讀者即可猜出發生了什麼事,或者誰可能基於什麼目的犯案。不同點在於〈身分之謎〉的犯罪氣息較輕,魔術(?)氣息較重,讀者應該很快就能想通是怎麼回事。至於動機,我仍舊得依靠福爾摩斯的推理,我只看出了誰是犯案者而已。
這個故事的主題是婚姻/戀愛,也正是利用了單元女主角的痴心和為愛盲目,犯行才能成立。但她還懂得求助於福爾摩斯釐清事實,又不能說她完全是盲目的。
●波士堪谷奇案
不知為何,這種要福爾摩斯跑到荒鄉僻野偵察的故事,我閱讀起來都覺得像長篇。前期有頗多的案情介紹、審問記錄和相關人士交談,然後才是福爾摩斯帶著華生、偵探李士催(來自《暗紅色研究》)去案發地點勘查的過程。那時單元女主角來去匆匆地交代一些資訊,引起我靈機一動,思路走向「一直沒出現但確實存在的那個人就是兇手」這種經典套路。而最後既找對了兇手,也推對了動機,讀完後有點小小的成就感。
●五枚橘籽
目前讀到的篇章裡,唯一一個「兇手本人沒機會正式登場」的案子;也是委託人中途不幸喪生的案子。
於是破解這個案子變成福爾摩斯的正義之舉,無人受益,只是為伸張正義才這麼做。故事牽涉美國南北戰爭後的恐怖組織「三K黨」(我兒時在《亂世佳人》裡讀過這個名詞,但已忘記細節),雖然光是「KKK」這個名詞出現,我便知道大概會是怎麼回事了。結局呈現方式有點微妙……是那種「主角已做好事前準備,雖然沒有親眼目睹,但等時間一到,兇手自會被制裁」的寫法。而華生則體貼地交代了真正的結局。
●歪嘴的人
這個故事簡單、純粹的程度堪比〈身分之謎〉。不過〈身分之謎〉在描述中有個極明顯的重點,能讓人迅速理解是怎麼回事、某些角色彼此是什麼關係。〈歪嘴的人〉藏得比較好,因此直至福爾摩斯苦思一夜,才搞懂整個事件是什麼狀況。比起辦案,我倒覺得描寫英國鴉片館、吸毒者軟爛生態的篇幅較多,頗有記錄大城市陰暗角落現象的價值。
●藍柘榴石探案
不知是因為這個故事裡有鳥類(雖然是會被當作食物的家禽),或者一路追溯的過程頗有趣,我還滿享受其閱讀過程。也喜歡「這串事情一端繫著平凡的事,另一端卻有人會遭到數年苦牢」的說法。感覺像走迷宮,即使知道起點與終點,卻不知道這兩個點之間會以何種方式連繫起來,從而產生趣味。
福爾摩斯逮獲真兇、讓真兇自白的過程倒是快得讓我有點驚訝,跟前幾篇「讀至中途就已經推出是誰所為、怎麼回事,靜待結局公布答案」感受不同,尚未搞清楚「為什麼某人會是兇手」,兇手即已開始闡述整個事件過程,把迷宮的兩個端點連起來。與其說喜歡或是討厭,這種感覺比較像「懵懂地迎來結局」吧。
●花斑帶探案
此故事發生在一個殘破的大莊院內,古怪又體格高大的繼父脅迫著兩位雙胞胎姐妹,其氣氛令我聯想起「腥紅山莊」電影的場景,因此開始產生驚悚片的感覺。一邊有繼父兇巴巴地恐嚇福爾摩斯兩人組,一邊有懸疑又可怕的古宅建築探索、不合理的建築設計、奇異動物出沒,以及最後福爾摩斯帶著華生在完全黑暗中等待「兇手」的來臨等橋段,感覺真的很像在看一部驚悚片……
不過,這篇故事並沒有把所有元素用上,有些元素只是障眼法,與案情沒有關係。而真兇的殺人意圖雖然明顯,採取的卻是機率性殺人,「兇手」不會真的每次都下手,但長此以往,總有一天會殺得死兩姐妹。
●工程師拇指探案
應該要叫做「工程師歷劫記」,福爾摩斯只幫當事人推理出兇手們在搞什麼把戲,但案子其實沒破,兇手們事跡敗露後就逃走了,警察沒追到人。
故事的精彩之處全在工程師被邀請到奇怪的地方半夜工作、在迷宮般的黑暗大宅行進、遭遇態度完全不同的奇異外國人、大得不可思議的機器,然後遇險及逃出生天的過程。最後猜事發地點的小橋段頗有趣,而我跟福爾摩斯想法一樣。
●單身貴族探案
整體氣氛和〈身分之謎〉很像,但並沒有身分之謎那麼一目瞭然。故事前期由華生讀報、委託人自己敘述的內容,幾乎都是無用資訊(欸),唯一與事實有牽連的線索又顯得曖味不清,沒有「很明顯就是這樣」所以我也不敢往那個方向去猜……倒是異想天開地幻想過百合私奔(炸)
這個案子屬於社會性事件、家族醜聞,我不知道另一造打算何時出來公開澄清。難道要讓委託人這方無期限地找人找下去嗎?
●綠玉冠探案
似乎牽涉到名貴寶物的案件,都會有「除了福爾摩斯之外,其他人都以平日言行取人」安排。活在二十一世紀並擁有豐富閱聽經驗的我們,已經很清楚「乖乖牌/壞孩子」與「兇手」是邏輯上完全無關的兩回事,但故事中的人們總會先入為主地判斷素行不良者必為兇手——嗅到這個氣味後,幾乎能肯定故事裡的乖乖牌一定有問題了。令我稍感惋惜(?)的是,乖乖牌只是傻傻的共犯,而沒有事跡敗露後搖身一變成心機深重、謀劃已久的大魔王——我覺得若那樣發展,或許會更戲劇性一些。
且,故事結尾某程度地還是掉回了「乖乖牌果然是乖乖牌,案件仍是壞孩子做的」,是為了符合當時的價值觀……嗎?
●紅櫸莊探案
故事風格頗類似〈花斑帶探案〉,而又因為有勇敢的單元女主角以外人角度介入、莊園一家人怪異的舉止、神秘的黑暗房間、詭異的相似物品、凶暴大狗鎮守莊園,使得整體感覺更像驚悚電影了。其實在單元女主角前期的敘述,我就有推測出她受到重金僱用的原因,但詳細內容還很難釐清。結果接近尾聲時,整個完整故事突然經由福爾摩斯之口跳出來,缺乏循序漸進鋪陳,讓人有點錯愕……
意料之外的證人兼友軍是亮點,令這故事的人物原設定有個漂亮的迴轉。不過我仍舊覺得血親不太可能這麼殘酷絕情,像〈花斑帶探案〉那樣僅有法律上的親屬關係,比較能說服讀者……吧?
福爾摩斯系列裡最知名的女性角色,艾韻.愛得勒(通常翻成艾琳,以下也稱艾琳)為主角的一篇。如之前書感所述,因為已看過延伸作品峰迴路轉的精采改編,對〈波宮秘聞〉原作小說與艾琳的表現非常期待。
結果……故事好看是好看,但給我「咦?就這樣?」的錯愕感。幾乎可以說破解完福爾摩斯的計謀,故事就結束了,兩人並未真正對壘,你來我往地鬥智;互動、對話也不多,大部分是福爾摩斯單方面想方設法探究艾琳底細、擬定計劃,然後最後被她將了一軍。
延伸作品裡有意無意地讓艾琳成為福爾摩斯最在意的女性(情感意味),原作裡根本沒這種事。那的確只是「我竟然會敗給某人」程度的在意而已。
●紅髮俱樂部
這個故事光從委託人描述案情的階段,便有很重的犯案氣息,每個細節都顯得非常可疑,連委託人自己都覺得奇怪。但受薪水引誘,他仍舊依循指示做著不像工作的工作,最後因拿不到報酬而找福爾摩斯幫忙。
閱讀起來的感覺,像一邊驗證自己的推理對不對,一邊繼續看故事怎麼擴展至案件尚未說明的部分。不過關於兇手的部分,前面應該先用福爾摩斯的索引卡給些人物介紹的。突然蹦出來顯得有點唐突。
●身分之謎
和上面的〈紅髮俱樂部〉類似但不同:一樣從委託人的敘述中期,讀者即可猜出發生了什麼事,或者誰可能基於什麼目的犯案。不同點在於〈身分之謎〉的犯罪氣息較輕,魔術(?)氣息較重,讀者應該很快就能想通是怎麼回事。至於動機,我仍舊得依靠福爾摩斯的推理,我只看出了誰是犯案者而已。
這個故事的主題是婚姻/戀愛,也正是利用了單元女主角的痴心和為愛盲目,犯行才能成立。但她還懂得求助於福爾摩斯釐清事實,又不能說她完全是盲目的。
●波士堪谷奇案
不知為何,這種要福爾摩斯跑到荒鄉僻野偵察的故事,我閱讀起來都覺得像長篇。前期有頗多的案情介紹、審問記錄和相關人士交談,然後才是福爾摩斯帶著華生、偵探李士催(來自《暗紅色研究》)去案發地點勘查的過程。那時單元女主角來去匆匆地交代一些資訊,引起我靈機一動,思路走向「一直沒出現但確實存在的那個人就是兇手」這種經典套路。而最後既找對了兇手,也推對了動機,讀完後有點小小的成就感。
●五枚橘籽
目前讀到的篇章裡,唯一一個「兇手本人沒機會正式登場」的案子;也是委託人中途不幸喪生的案子。
於是破解這個案子變成福爾摩斯的正義之舉,無人受益,只是為伸張正義才這麼做。故事牽涉美國南北戰爭後的恐怖組織「三K黨」(我兒時在《亂世佳人》裡讀過這個名詞,但已忘記細節),雖然光是「KKK」這個名詞出現,我便知道大概會是怎麼回事了。結局呈現方式有點微妙……是那種「主角已做好事前準備,雖然沒有親眼目睹,但等時間一到,兇手自會被制裁」的寫法。而華生則體貼地交代了真正的結局。
●歪嘴的人
這個故事簡單、純粹的程度堪比〈身分之謎〉。不過〈身分之謎〉在描述中有個極明顯的重點,能讓人迅速理解是怎麼回事、某些角色彼此是什麼關係。〈歪嘴的人〉藏得比較好,因此直至福爾摩斯苦思一夜,才搞懂整個事件是什麼狀況。比起辦案,我倒覺得描寫英國鴉片館、吸毒者軟爛生態的篇幅較多,頗有記錄大城市陰暗角落現象的價值。
●藍柘榴石探案
不知是因為這個故事裡有鳥類(雖然是會被當作食物的家禽),或者一路追溯的過程頗有趣,我還滿享受其閱讀過程。也喜歡「這串事情一端繫著平凡的事,另一端卻有人會遭到數年苦牢」的說法。感覺像走迷宮,即使知道起點與終點,卻不知道這兩個點之間會以何種方式連繫起來,從而產生趣味。
福爾摩斯逮獲真兇、讓真兇自白的過程倒是快得讓我有點驚訝,跟前幾篇「讀至中途就已經推出是誰所為、怎麼回事,靜待結局公布答案」感受不同,尚未搞清楚「為什麼某人會是兇手」,兇手即已開始闡述整個事件過程,把迷宮的兩個端點連起來。與其說喜歡或是討厭,這種感覺比較像「懵懂地迎來結局」吧。
●花斑帶探案
此故事發生在一個殘破的大莊院內,古怪又體格高大的繼父脅迫著兩位雙胞胎姐妹,其氣氛令我聯想起「腥紅山莊」電影的場景,因此開始產生驚悚片的感覺。一邊有繼父兇巴巴地恐嚇福爾摩斯兩人組,一邊有懸疑又可怕的古宅建築探索、不合理的建築設計、奇異動物出沒,以及最後福爾摩斯帶著華生在完全黑暗中等待「兇手」的來臨等橋段,感覺真的很像在看一部驚悚片……
不過,這篇故事並沒有把所有元素用上,有些元素只是障眼法,與案情沒有關係。而真兇的殺人意圖雖然明顯,採取的卻是機率性殺人,「兇手」不會真的每次都下手,但長此以往,總有一天會殺得死兩姐妹。
●工程師拇指探案
應該要叫做「工程師歷劫記」,福爾摩斯只幫當事人推理出兇手們在搞什麼把戲,但案子其實沒破,兇手們事跡敗露後就逃走了,警察沒追到人。
故事的精彩之處全在工程師被邀請到奇怪的地方半夜工作、在迷宮般的黑暗大宅行進、遭遇態度完全不同的奇異外國人、大得不可思議的機器,然後遇險及逃出生天的過程。最後猜事發地點的小橋段頗有趣,而我跟福爾摩斯想法一樣。
●單身貴族探案
整體氣氛和〈身分之謎〉很像,但並沒有身分之謎那麼一目瞭然。故事前期由華生讀報、委託人自己敘述的內容,幾乎都是無用資訊(欸),唯一與事實有牽連的線索又顯得曖味不清,沒有「很明顯就是這樣」所以我也不敢往那個方向去猜……倒是異想天開地幻想過百合私奔(炸)
這個案子屬於社會性事件、家族醜聞,我不知道另一造打算何時出來公開澄清。難道要讓委託人這方無期限地找人找下去嗎?
●綠玉冠探案
似乎牽涉到名貴寶物的案件,都會有「除了福爾摩斯之外,其他人都以平日言行取人」安排。活在二十一世紀並擁有豐富閱聽經驗的我們,已經很清楚「乖乖牌/壞孩子」與「兇手」是邏輯上完全無關的兩回事,但故事中的人們總會先入為主地判斷素行不良者必為兇手——嗅到這個氣味後,幾乎能肯定故事裡的乖乖牌一定有問題了。令我稍感惋惜(?)的是,乖乖牌只是傻傻的共犯,而沒有事跡敗露後搖身一變成心機深重、謀劃已久的大魔王——我覺得若那樣發展,或許會更戲劇性一些。
且,故事結尾某程度地還是掉回了「乖乖牌果然是乖乖牌,案件仍是壞孩子做的」,是為了符合當時的價值觀……嗎?
●紅櫸莊探案
故事風格頗類似〈花斑帶探案〉,而又因為有勇敢的單元女主角以外人角度介入、莊園一家人怪異的舉止、神秘的黑暗房間、詭異的相似物品、凶暴大狗鎮守莊園,使得整體感覺更像驚悚電影了。其實在單元女主角前期的敘述,我就有推測出她受到重金僱用的原因,但詳細內容還很難釐清。結果接近尾聲時,整個完整故事突然經由福爾摩斯之口跳出來,缺乏循序漸進鋪陳,讓人有點錯愕……
意料之外的證人兼友軍是亮點,令這故事的人物原設定有個漂亮的迴轉。不過我仍舊覺得血親不太可能這麼殘酷絕情,像〈花斑帶探案〉那樣僅有法律上的親屬關係,比較能說服讀者……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