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N]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7 2023年07月06日 05:54


原文書名:《万能鑑定士Qの事件簿》Ⅶ
作者:松岡圭祐
出版社:圓神

系列作裡第一本「不是十多年後複習」,真的是首度閱讀的一集。
故事由三個中型案子合併組成,雖然彼此有少許關聯性,斷裂感還是有點重。主要光環集中在時尚出版社.史蒂芬妮這個舞台。不得不說封面副標題和短文案頗為誤導……或許這集有跟風熱門電影《穿著PRADA的惡魔》的傾向,但也僅限於三位主要女角的職務關係、時尚出版社設定,其他好像沒啥直接相關或影射。甚至莉子PK的對象——仔細一想都是男人啊!

●熟悉而親切的刊物編輯知識
這是對應我個人曾經的職業和現在依然存續的興趣。加上更多彩頁攝影、後製修圖、部門聯絡、電子版發行方式、紙本書印刷進稿流程、紙本書發行及回收、文書軟體操作等描述。
嗯……在小說裡看見自己已曉得的知識(儘管並非精通,或是規模小沒分那麼細),而非單方面吸收新知,感覺真奇妙……
不過也有令人驚訝的事情,就是「Xmas不能寫成X'mas」。這震撼度像「寫了十幾年的錯字,居然到今天才發現」一樣衝擊。

而因為提到刊物,小笠原總算又回升一點地位了。畢竟是《週刊角川》的記者,必定知道本行的工作流程。即使只能參與其中一案,但光是擁有出版專業知識和文筆吐嘈力(?)就加分不少。
那個案子從寫作者角度來看有點瞎……或許它本身正是松岡老師對相關事件的吐嘈吧?


●足夠典型的過程描述
不知道該怎麼具體說明;這是種很幽微、散布於漫長篇幅裡的「文字感覺」。
推理案的部分還好說:當某個角色戲分總是點到為止、某人明明在場卻未多加描述、某人很明顯是煙霧彈兇手(那就絕對不是他)、某人常常於公眾場合現身且開朗得很不自然……這些徵兆通常會令我懷疑,而它們也真的讓我推理出其中一案的兇手。

另一個則更難形容。讀者能夠上帝視角地知道莉子的真實職業、混入出版社臥底的真正目的。但身在出版社裡的角色不會知道這些資訊,卻能隱隱約約、彷彿靠直覺感應到真相,造成「就算莉子自揭身分及來意,此人大概也不會驚訝」的氛圍。
這種文字描述需要漫長的鋪陳,且幾乎未在台詞裡透露線索、沒有撈話刺探傾向,角色內心戲也沒有懷疑過莉子,卻很神奇地會讓讀者覺得「這人已經多少猜到了吧」,且不會有天外飛來一筆、角色偷看劇本的負面感。很纖細的筆法,但我還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它……只好說「足夠典型」讓人能在閱讀期間逐漸察覺用意。


●莉子的CP危機!?
——對我而言根本不存在。XD
無法確認松岡老師有沒有那個意思,但就我的角度看,小笠原始終只是陪襯莉子這朵鮮花的「最綠葉」。期間還有很多條件好的綠葉經過,讓小笠原緊張、吃醋、胡思亂想、不是滋味。初期我會批評這些「男性求偶焦慮內心戲」太膚淺,幸好它愈來愈少,小笠原也顯得愈來愈成熟……
居然換「有優秀女角傾心小笠原,讓莉子不是滋味」了!
不過畢竟是系列作台柱,莉子的失態只有短短幾秒,沒有焦慮內心戲、不會真的嫉妒其他女角,還是非常熱心地幫大家解決問題。我覺得這樣處理很好;或許是受夠了「求偶焦慮小劇場」佔據篇幅吧……

假設小笠原跟別人在一起了,真的會影響故事發展或查案順暢嗎?我是說,華生也有婚姻,但並不影響他跟著福爾摩斯辦案……還是異性搭檔終究會有那麼點曖昧氛圍(如今同性搭檔更是如此,尤其雙男組合),所以最好別跟其他角色湊CP?虧我頗期待莉子的百合CP……嗯?


●本集提到的知識
.Xmas的X是希臘文,直接替代Christ
.十八世紀末,喬治三世的王妃夏綠蒂才把耶誕樹從德國帶到英國,此前英國沒有這習慣
.耶誕蛋糕有蠟燭是日韓習慣
.美國大部分車子是左駕,但郵務車右駕
.紙本書從原稿送進印刷廠至真正發行,約需一個月;版權頁掰更晚的日期可延後書店退書時間
.低筋麵粉用力握緊會變成一團;反之則是高筋麵粉
.合金鑄造知識、比例調配
.日本書籍採托售制度,只要書交給盤商,出版社就能拿到錢(債務先由盤商扛,等販賣後回收)
 因此盜印、盜版沒人氣的作品,是為了「增加發行量」拿到短期進帳,而非成名後的長尾收入
.香水鑑定師的清鼻劑是咖啡豆 
我知道鑑定香水需要清鼻,但沒想過是咖啡;不知道有沒有別的清鼻劑

.西元2000年的春季至秋季,日本刊物全面改用環保的植物性大豆油墨,較容易掉色,橡皮擦可擦掉
.硬幣加棉線的垂直照準線(很像古代的中國建築小技巧)
.伊朗女性的頭巾,會隨年齡改變包法、隨季節換布料材質
.日本麵線、涼麵的材料相同(照描述,未煮時的外表也相同?)唯麵線有抹棉籽油或芝麻油
.冷氣廠牌的遙控器知識;居然有通用遙控APP這種東西
.SONY的藍光播放機,正確關機時才會開始寫入錄影內容。如果非正常斷電,錄下的內容會不見
.結帳條碼機的「嗶」聲是有音階的,避免不同結帳動線彼此混淆
.日本的小學分班,會至少讓每個班級分到一個學音樂的孩子;營養午餐樣本需冷凍保存兩星期以上
.黃金鑑定只能鑑定表層十微米厚度


●總結
由於史蒂芬妮出版社的女角們,讓我有跟華蓮類似的好印象,頗希望她們能加進固定班底,卻又矛盾地擔心若班底人太多,對故事的靈活度會有影響。而且初期加入的男生班底已經有三、四人了,再多下去會分散戲分與風頭吧?
也學到「貓腳」這個家具形容詞。一種在古典風精品家具裡常見的支撐腳裝飾類型。
另外,最後一個案子的手法雖然看得懂,但並未解釋「為何物品的任意斷面仍能保持假的顏色」。那應該只能成立於指定位置的斷面……吧?


系列連結:
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1+2
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3
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4
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5
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6
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7
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8
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9
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10
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11
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12


同じカテゴリー([N] 小說)の記事
 [N]《無人聽見的抽籤機器》 (2024-01-15 19:44)
 [N]《阿繆祁》 (2024-01-14 22:29)
 [N]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12 (2023-12-27 04:32)
 [N]《所謂的下一世》 (2023-12-13 03:57)
 [N]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11 (2023-12-07 02:49)
 [N]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10 (2023-10-07 13:06)
 [N]《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》Vol.9 (2023-09-01 08:11)


上の画像に書かれている文字を入力して下さい
<ご注意>
書き込まれた内容は公開され、ブログの持ち主だけが削除できます。